全国发改快讯

全国发改快讯(第五八五期)

来源: | 发布日期:2017-09-22 | 阅读次数:

【国家发改委工作动态】

发改委支持行业协会协同开展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向发改委报来《关于开展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工作的请示》。发改委发函表示,积极支持行业协会协同开展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行业协会作为自律自治性组织,是推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在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将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共建”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原则,充分发挥中电联的工作优势,协同政府部门加快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发改委表示,同意中电联作为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相关备案信息共享单位。为加强电力行业市场主体备案工作,加大对备案信息的核查力度,促进电力市场规范运行,在不增加市场主体负担的基础上,同意中电联作为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相关备案信息共享单位,各级电力交易机构和市场主体应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中电联、第三方征信机构要加强备案信息管理,按照“互不排斥、互相支持”的原则加快推进电力行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做好各自信用信息平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信息归集,同时加强对市场主体信息安全的保护。

发改委提出,配合政府部门加强守信联合激励对象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中电联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对象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制度,完善名单归集和发布的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发改委将充分发挥中电联的作用,初期可由中电联负责名单归集和发布工作。

发改委表示,要推动行业标准出台规范电力行业信用评价工作。为推动电力行业信用评价工作规范有序开展,通过实施信用评价增强信用约束成效,支持电力行业信用评价标准纳入行业标准统一发布。中电联等有关单位要按照电力体制改革精神和政府部门关于信用评价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充分征求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的意见,推动电力行业信用评价标准出台。中电联作为行业协会,开展信用评价工作时不应收取费用。

发改委最后提出,要依规扎实推进工作。对受托事项,中电联要加大投入,加强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推进工作,促进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要注重与有关单位的协同配合,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工作合力。工作开展中的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向发改委报告。(中国发展网)

国家能源局:四方面工作促洁净能源发展      

近日在大连召开的第一届中国(大连)洁净能源高端论坛上,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唐艺艳表示,洁净能源领域是我国能源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将持续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确保洁净能源创新发展。

唐艺艳介绍,洁净能源是能源转型的重要基础和发展方向。我国在电网、煤电、可再生能源等众多领域的科技创新已经或正在走向世界前沿,但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相比,与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包括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原创性成果不足,创新能力和转化效率的“双提升”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

为此,将持续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确保洁净能源创新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推广应用先进成熟技术。将组织研究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对能源互联网、电力储能等新兴产业的引导,围绕能源科技管理模式创新,建立“政产学研用”协调机制和部门协同机制,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二是依托示范工程,促进先进技术产业化。按照行业规划布局和发展需要,积极落实重大能源依托工程,对批准立项的示范工程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新的增长点。

三是打造创新平台,培育前沿技术开发能力。将会同相关部门,依托重点能源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协同创新,发挥各自优势,联合组建一批“产学研用”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集中攻关一批前景广阔的技术。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提升技术装备国际竞争力。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等,利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优势,支持我国能源技术走出去,加强能源技术领域务实合作,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锻造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工程人才队伍。(新华网)

【国家部委工作动态】

发改委与住建部支持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城市

率先开展重点适应行动    

近日,在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和住建部建筑节能和科技司的指导下,湖南省常德市政府和亚洲开发银行共同主办了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国际研讨会。会议就当前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进展、面临的挑战、下一步工作重点等进行了研讨。

会议就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理念与内涵、气候风险管理、城市防灾减灾、适应金融保险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水资源分布失衡,生态系统受到威胁,严重影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适应气候变化,保障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城市人口密度大、经济集中度高,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我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气候变化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研究表明,本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7%,是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7倍多。1990-2013年气候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值为2308亿元,年均死亡人数2000多人。积极适应气候变化,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2011年以来,为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等文件,要求通过各种措施,全面增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湖南省常德市等28个城市被列为试点名单,《通知》明确了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工作目标,提出了试点建设的重点任务。此次气候适应型城市国际研讨会上,试点城市对各自试点方案和工作设想做了介绍,交流了试点工作的经验体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将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并将支持试点城市率先强化城市适应理念,开展重点适应行动,积极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创建政策试验基地,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到2022年全面提升试点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并在全国推广试点成功经验。

试点城市代表和专家们认为:中国城市绿色发展应朝更高颜值目标冲锋,并建议将城市“双修”和国家节水型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创建纳入气候适应型城市创建旗下统筹推进,由国家财政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支持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常德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将追求更高颜值,计划启动人口素质适应工程、生态环境适应工程、基础设施适应工程、房屋建筑适应工程、资源能源适应工程、产业结构适应工程、联外交通适应工程、体制机制适应工程、法律规范适应工程、文化传承适应工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竭力减免气象灾害及损失 。(中国发展网

工信部:将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      

近日,工业互联网平台与软件化发展高峰论坛在江苏无锡举办。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亚光等领导和专家,海尔、诺基亚、用友网络、紫光集团、航天云网等企业代表及媒体代表参加会议。

工信部表示,围绕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信部组织开展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参考架构和标准体系研究,推动建设了一批面向垂直行业和细分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了协同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用户定制化、工厂运营优化平台等四类典型平台。

下一步,将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实施百万企业上云工程。鼓励平台在产业聚集区落地,支持地方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业务系统的云化改造和云端迁移。三是加强平台生态建设。充分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整合产业链资源的优势,通过建设验证测试平台、培育开源社区、举办开发者大赛、推动平台间合作等举措,培养专业人才队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证券时报)

【地方发改委工作动态】

广西发改委召开广西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规划评审会  

近日,广西发改委副主任严伯贵在南宁主持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规划》评审会。会议经过认真审议,认为规划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提出广西“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分区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要求,并统筹安排各地各部门的建设任务。对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会专家和代表一致同意该《规划》通过评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连续多年的中央1号文件及多次政府重要会议的工作报告中均提出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3年,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财政部、水利部等部门,组织编制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统筹推进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其中下达给广西的建设任务是2725万亩。根据国家要求,广西发改委会同国土资源厅、农业厅、财政厅、水利厅等部门组织编制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了广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建设区域划分、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要求,统筹安排“十三五”期间广西相关部门及各市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提出了加强工程监管和后期管护的机制和措施,初步估算了建设总投资,提出了筹集资金的渠道,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确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具体措施。(广西省发改委网站)

黑龙江发展改革部门撬动资金助力光伏扶贫 

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加大对国家级贫困县和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支持力度,经黑龙江省政府同意,黑龙江省发改委积极利用省预算内资金,支持全省国家级贫困县和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光伏扶贫项目建设。

此次,黑龙江省发改委利用2014、2015年省预算内沉淀资金以及2017年省预算内资金,支持19个国家级贫困县和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建设57个300千瓦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本次安排省预算内投资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扶贫对象均是建档立卡的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切实保障受益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持续获益20年。(中国发展网)

【地方经济】

山西将选择30家国企开展混改试点   

近日,《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发布,将抓紧出台山西省国有企业专项改革实施方案,促进国有资本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优势产业集聚。在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领域,加大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中央企业参与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并购重组山西省国有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推动若干重大企业联合重组。推行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外部招聘和契约化管理制度,建立国有企业外部董事、监事、职业经理人人才库。

上述《意见》指出,制定出台山西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方案,率先选择30家左右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在系统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深入推进全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除极少数涉及国家安全的国有企业外,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通过整体上市、并购重组、发行可转债等方式,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支持中央企业与山西省煤炭、电力企业通过相互参股、持股以及签订长期协议等合作方式,形成市场互补和上下游协同效应。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山西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积极引入有效战略投资者,规范企业法治理结构,实行市场导向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试点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可行方式。

《意见》要求,到2020年,山西煤炭开采和粗加工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显著降低,煤炭先进产能占比逐步提高到2/3,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水平大幅提高、供应能力不断增强,打造清洁能源供应升级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基地、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到2030年,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多极市场承载、内在竞争充分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清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经验。(中国证券报)

陕西省计划三年建成绿色矿业新模式  

近日从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获悉,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陕西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目标,并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2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树立10个绿色矿山典范,建成100个绿色示范矿山,推进提升1000个矿山绿色建设水平,基本建成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山发展模式。

《工作方案》要求,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生产矿山加快改造升级,逐步达标。为实现目标,陕西省国土厅等6部门从用地、用矿、财政、金融等4个方面,拿出了激励政策措施。其中,在矿产资源政策支持方面,将从开采总量指标调控、矿业权投放、保证金返还等方面,依法优先向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倾斜。在绿色矿业用地保障方面,将从规划规模、年度计划指标、新增采矿用地取得、存量用地使用等方面,支持和保障绿色矿山企业和示范区转型发展的用地需求。在财政政策方面,将从统筹财政资金安排、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税费减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绿色矿山的支持。如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符合条件并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依法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绿色金融扶持方面,将从实施扶持性绿色信贷、支持上市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如推动符合条件的绿色矿山企业在境内中小板、创业板和主板上市,以及到“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挂牌融资,全力助推陕西省绿色矿山发展。(陕西日报)

【经济预测】

发改委: 扩大投资仍是未来工作重点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近日表示,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存在不少“短稳长忧”现象;从国内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于深化阶段,实体经济循环不畅问题仍然严重,经济运行平稳基础尚不牢固。

对此,发改委下半年将做好包括深化供给侧改革、扩大投资、新旧动能转换在内的九方面工作,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同时,以“一带一路”建设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培育壮大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大力支持绿色发展,兜住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底线。

日前发改委出台下一步稳增长、促投资政策,并密集批复了一批地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以来,包括新疆、贵州、山东、黑龙江、湖北等国内多个省市也陆续出台各项促投资政策,以推进下半年投资的持续增长。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进一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发改委表示,下半年将加快各项促投资政策的落实到位,以及重大项目的建设,进一步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各项政策,出台细化政策措施,改善企业营商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同时,继续大力创新推广PPP模式,推动地方利用多种PPP操作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加快完善价格收费标准政策,在相关领域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吸引民间投资参与。(经济参考报)